一帆教育微信官方公众号 |欢迎来到一帆教育官网 - 河南学历教育行业的领航者!

华东师范大学远程教

河南报名入口: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焦作鹤壁新乡安阳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

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东师范大学远程教育 > 华东师范大学远程教育 > 4位科学家入选!华东师范大学新获国家“杰青”项目数再创新高

4位科学家入选!华东师范大学新获国家“杰青”项目数再创新高

时间:2017-11-28浏览:1340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前正式通过了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步文博、周剑,生命科学学院程义云,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侯立军等四位教师的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计划书,标志着今年华东师范大学新获批的4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均已获得立项。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杰青”入选数量在国内高校中并列第7位,创历史新高。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杰青”入选数量在国内高校中并列第7位,创历史新高

  本年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全国共有198位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通过了评审委员会评定,有关评定结果已提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务会议审批通过。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旨在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该项目类型资助率一般低于10%。

童世骏会见新入选杰青及优青、曙光学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作为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华东师大一直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该项目的支持下,华东师大一批教师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骨干力量。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与今年新入选的“杰青”等青年教师会面时,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华东师大学习和工作经历,他说学校发展离不开每一代师大人的努力,年轻人在现有平台上成长,同时又为平台发展提供新活力、提升新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建成一所不负众望的更好的华东师大。

  童世骏感谢各位年轻同事对学校工作所提出的真知灼见,说大家对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可持续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和国际学术合作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全局观念,有针对性,有操作性,对我们改进学校管理、推动双一流建设,有重要意义。

  童世骏与大家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高等教育的论述和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他希望青年人才们在未来的教学科研中更加紧密对接科学前沿和社会需要,既勇于独创,也善于合作,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聚焦重大问题,形成重大成果,为学校和国家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下面,一起认识新入选“杰青”的四位科学家!


步文博教授

  步文博,1973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步文博教授发展了新型核壳结构UCNP影像探针,揭示了磁共振影像增强机理,实现了探针结构影像与功能影像的高效融合与协同增强成像。发现了UCNP稀土功能材料的“放疗增敏效应”,提出了三类材料设计策略,实现了精准影像介导下的多功能协同增强的乏氧肿瘤高效治疗;提出了“化学动力学疗法”新概念,拓展了无机功能材料用于“肿瘤饥饿疗法”新思路,实现了基于肿瘤微环境特异性诱导激活的高效治疗。

  近5年共发表SCI论文42篇(21篇IF>10),他引3087次,通讯作者38篇(1篇Nat.Nano,3篇AM,4篇JACS,6篇Angew. Chem.),1篇入选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1篇入选ESI “Highly Cited Papers”,8篇被SciBX、C&EN、Asian Scientist、ChemistryWorld等国际新闻媒体专题亮点评述。


程义云研究员

  程义云,1982年生,先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随后在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至今被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程义云研究员主要从事高分子生物材料相关研究。曾在研究中发现了含氟高分子在基因和蛋白质递送中的氟效应;采用超分子化学策略克服了高分子转染效率对分子量的依赖性;阐明了功能高分子载体的构效关系,并将之用于合理化设计高性能基因、蛋白质载体。在Nat. Mater.,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等高水平刊物发表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100余篇,论文被他引3400余次,8篇论文曾入选ESI 1%高被引论文,5篇论文被Faculty of 1000推荐。主编英文著作1部,并受邀在Chem. Rev.和Chem. Soc. Rev.发表综述3篇。

  程义云博士主持有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教育基金、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等项目十余项,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


侯立军教授

  侯立军,1975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侯立军教授围绕河口海岸氮循环这一国际地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前沿,对河口海岸氮循环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研究成果丰富了河口海岸氮循环研究内容和理论体系,已在ES&T、JGR、AEM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被国内外学者他引890余次(SCI他引550余次),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特邀和大会主旨报告,入选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并担任Estuaries & Coasts和Scientific Report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编委。


周剑教授

  周剑,1974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剑教授主要致力于季碳或四取代碳手性中心的不对称催化高效构建。采用多种催化剂组合催化和双功能催化这两种策略,围绕一些药物优势骨架发展了系列新反应。

  发表通讯作者论文63篇,近5年SCI他引2179次,包括J. Am. Chem. Soc.五篇和Angew. Chem. Int. Ed. 六篇。应Wiley邀请撰写出版专著《Multicatalyst System in Asymmetric Catalysis》;担任《化学学报》和Org. Biomol. Chem.等五种刊物的顾问编委;应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做18次邀请报告;获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和 Asi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Award,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和英国皇家化学会高级会员。

国家杰出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简称:杰青基金),是中国为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科学基金。

  杰青基金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该基金资助全职在中国内地工作的优秀华人青年学者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

在线咨询学历部老师 在线报名 加入学员交流QQ群

电话联系一帆教育学历部老师,帮您定制学历提升计划:18937149456

学员案例展示

推荐分站: